充電更快更安全!直流充電接口國標將修訂
近日,工信部公開征求對推薦性國家標準《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 第3部分:直流充電接口》的意見,相比上一版國標,新國標有一些明顯變化,這些變化可能會對電動汽車充電市場產(chǎn)生巨大影響。
新國標針對適用于額定電壓不超過1500V的直流充電接口,額定電流增加了10A、16A、25A、32A和50A,而16A和32A是目前交流慢充樁的充電電流額定值,也就是說新國標中的直流充電接口功率已經(jīng)兼容了此前的交流充電接口功率。
同時還增加了300A、400A、500A、600A和800A的大功率直流充電要求,未來隨著硬件的鋪開,可進一步縮短充電時間,提升社會面整體的充電效率。
目前部分車企已經(jīng)開始推廣其大功率快充技術(shù),廣汽埃安已經(jīng)打造了車端全球最高的900V高壓平臺和6C倍率的超充能力,以及全球充電功率******的480kW超充樁,并且計劃到2025年建設(shè)至1000座超充樁。
雖然大功率快充是一個趨勢,但對于多數(shù)新能源車主而言,更多的時候還是會選擇家用樁來充電,而此次新國標有讓目前的交流樁變?yōu)橹绷鳂兜内厔荨?/span>
首先看看目前電動汽車的實際情況,多數(shù)電動汽車上都有2個充電口,一個是快充口,也叫直流充電口,一個是慢充口,也叫交流充電口。
電網(wǎng)輸出的是交流電,但電動汽車的電池只能接受直流電??斐錁稌苯訉⒔涣麟娹D(zhuǎn)換為直流電輸入到電動汽車上的電池,慢充樁則需要電動汽車上的車載充電機(OBC)將交流電轉(zhuǎn)換為直流電儲存在電池上。
對于充電樁而言,當直流樁的充電功率已經(jīng)完全向下兼容了交流樁,并且即使是慢充,直流也可以滿足比交流更高的功率,尤其是在目前電池容量越來越高的條件下,交流慢充勢必會被淘汰。
在此次新國標公布之前,2019年,蔚來、小鵬、北汽、吉利、大眾、奧迪等20多家企業(yè)就開始參與編制20KW以下直流樁的行業(yè)標準。
并且在2021年年底,國家能源局就核準了《20kW及以下非車載充電機技術(shù)條件及安裝要求》這一行業(yè)標準,該標準已經(jīng)在今年3月22日起正式實施。
從車企的角度來看,是希望淘汰掉交流樁的,因為有交流樁的存在就需要車輛配備交流充電接口和OBC,這兩項硬件無疑增加了整車制造成本。
有資料顯示,車企取消OBC以及配套贈送的交流充電樁,改裝7KW直流充電樁,每輛車能節(jié)省1000—2000元BOM成本,減少規(guī)模性浪費的同時,還將降低安全隱患,釋放車輛空間。
僅保留直流進口對車企更友好,但卻會增加充電樁的制造成本,相當于是把AC/DC的操作完全交給了充電樁,目前20kW的直流家用充電樁的售價約為3700元,而7kW的交流家用充電樁價格普遍不超過2000元。
雖然新國標還未正式發(fā)布,但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,車企及充電樁企業(yè)必然已經(jīng)深度參與了,現(xiàn)在的結(jié)果可能已是各方博弈后的反映。
實際上,已有車企用實際行動表明其對交流慢充的放棄態(tài)度。蔚來、小鵬的新車型已經(jīng)將家用充電樁升級為了直流接口,整車僅保留直流作為唯一接口。